有梦想才有理想,有理想才有思想,善于思考才会成就梦想,这是个人的梦,是中国梦的一个细胞。生在山里,长在山里,孩提时常常看着大山的每一根草每一棵树发呆。这山养育了我,养育着山里的每一个人,同时,大山又把我们牢牢拴住,每走出大山一次都特别艰难,因此,幼小的心灵便萌发了这一生要改变大山的梦想,与兄弟玩家家时就口出豪言:等我长大了我要把公路开进大山,在山里建漂亮的楼房。当时的童言犹如狂言,说出来容易,要实现则要面对各种艰难与坎坷。
上学了,忙于学业,心存的那份意念成为我读书的能量,参加工作了,终于走出了大山。山里娃能吃苦,是山里的玉米饭、山塘水、火麻汤、河渣菜和腊猪脚练就了强健的体魄,工作还是出色的。是大山丰富了我的情感、丰富了我的思维,工作之余的铅字墨香也丰富了我的工作和生活。因此,一路走来,我抓住了社会,社会也给了我一棵幸运草,使我工作的空间越来越大,从完成每一项领到的工作任务,到分管一片工作,最后到主持谋划、统筹协调管人管事,以大山的豪放管好、做好每一件事情,于世代禁锢于大山的先祖,可谓光宗耀祖了。
生命顽强与脆弱,全在一瞬之间。不断拼搏奋斗,孜孜求索,生命是顽强的;好逸恶劳,得过且过,碌碌无为则是脆弱的。心脏正常跳动生命不息,一根小针插中心脏,生命则瞬间消失,尤显脆弱。宇宙缔造了万物,生命亦是如此,生命有生有逝,其实生命在时间的定衡上是极为短暂的,否则万物的生与息就失去了意义,因此,活着的有生之年,就应把生命装点得美丽些,由亿万个美丽的生命才能装点出美丽的中国。我不敢奢想能装点出惊天动地的美丽,但却有愿望为生活在山里的人添油点亮不灭的灯盏。
还是那份童真的梦,为了那通往山里的公路,为了那漂亮的楼房能建在大山里,真诚和执着总会感动苍天,从首都发出的声音、从首府吹响的号角,桂西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大会战把机会赐给了深居大山的人。自力更生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,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正能量。资金不足,得靠山里群众出钱出力。形势一片大好,改善农村基础设施,资金困难可以贷款。贷款修路是善举,修路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,偿还贷款也是要付出胆识的。要实现梦想,没有胆识就一事无成。靠着胆识和气魄,群众踊跃参与,一年下来,公路终于修通到大山里,山里人说:祖先选择在大山里窝居,该我们这一代来改造了。
路通了,当地群众思想观念变了,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逐渐淡出思维。要修漂亮的楼房反倒成了当地群众反对的焦点。最后还真一致通过,还原中原古代吊脚楼建筑风格,保留传统的建筑文化,木瓦结构的吊脚楼才能与大山自然的山体、完好的植被相协调。中央不是说了吗?建设新农村不是建几栋漂亮的楼房,要与民族历史文化、人文风情相结合,要倡导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、产业发展。中国农民,自古以来就是聪明的。于是,大兴土木,早已下岗的鲁班教派木匠师傅,又操起斧头、锯子、墨斗、锛锄、凿子,用竹篾做成“斗镐”,用勾股定律来测量和设计吊脚楼的每根柱头、柱眼、川方。当地群众则发扬邻里互助的优良传统,搬木头、清地基、排扇、盖瓦等,半年时间,两栋原汁原味的传统吊脚楼拔地而起,在四山环抱的山落之间,木楼、灰瓦、翘角,古色古香的楼阁与山体、与树木极为协调。楼是仿古的,树是古的,数百年的生态保护形成的原始森林,加上山涧潺潺的山泉水,一派休闲养生、避暑度假的世外桃源。
任何事物发展都要有一个过程。为了圆梦大山,山里人确实做出了不少牺牲。路通了,但是路况不好,房子建了,群众想利用天然的自然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业,实现产业发展。但是,景点包装、旅游设施完善还需要很多资金,因此,这个过程也许还很漫长,但是,山里人有思维、有想法,有山一样坚韧不拔的精神,一边搞建设一边出外搞发展,等资本积累了再把梦想变成现实。
儿时的梦也是山里人的梦,现在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,尽管距离目标还很远,但是有山一般博大的胸怀,有山里人的合心团结,相信他们一定会圆梦大山的。(右江日报2013年月31日六版 2013年“中国梦 凌云梦”征文一等奖。作者:杨再江--凌云广电局局长)